CBA为全运会妥协,两大调整,媒体:已尽力。
在当今的体育界,虽然CBA被冠以职业联赛之名,但在多个方面其实并未完全达到职业化的标准。从裁判的判罚到球员的转会,再到整个赛季的比赛场次,都显得不够成熟和专业。
近日,媒体人付政浩在社交平台上对CBA新赛季的分组进行了分析。他透露了CBA为了给全运会和国家队比赛让路,做出了两大让步。新赛季的常规赛将被拟定为42轮,而且揭幕战将推迟至12月12日。这一调整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全运会的举办,使得CBA的球队构成也成为了球迷们讨论的焦点。以四川男篮为例,球队中真正的四川本土球员寥寥无几,如左朕年和胡钧淋等,而像周琦、孙铭徽、胡金秋这样的核心球员都是从其他球队“借来”的。这样的阵容配置使得四川男篮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只“雇佣兵球队”。而CBA为了这些非职业化的比赛而不断调整比赛场次,也让许多球迷感到困惑和不满。他们质疑道:“这还是职业联赛吗?观众们都不清楚一年要打几场比赛。”
过去几年里,CBA的比赛场次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而因为国家队的比赛而减少场次,时而突然增加。比如21-22赛季仅有38轮,而到了22-23赛季则增加到42场,到了下一个赛季又突然暴增到52场,而上个赛季又减少到46场。这种不稳定的比赛场次安排不仅让球迷感到困惑,也影响了球员和教练的备战计划。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不稳定的联赛制度已经开始影响到外援的留队意愿。以山西男篮上赛季的全明星核心外援迪亚洛为例,尽管山西队拥有他的优先续约权,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CBA,加入了欧洲联赛的高薪邀请。迪亚洛的离开并非仅因为薪水问题,更是因为CBA开赛时间的晚以及裁判判罚的不稳定性。
与CBA相比,真正的职业联赛如NBA和顶尖的欧洲联赛却有着稳定的比赛场次和制度。NBA即使在面临国家队任务时,也能保证联赛的稳定进行。他们的赛程是固定的,每个赛季都有固定的场次。这不仅是专业性的体现,更是对球迷和球员的尊重。
然而,CBA为了毫无锻炼价值的全运会或国家队集训而成为“牺牲品”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确实令人感到唏嘘。如果CBA真的想被称为职业联赛,那么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固定联赛场次是迈向职业化的第一步。唯有如此,才能为球员、教练和球迷创造一个更加稳定、专业的比赛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