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引国足草皮沼泽,记者:西安雨连天。
在9月3日晚,U23亚洲杯预选赛的第1轮如期举行,当晚的焦点之战便是U22国足与东帝汶U22的激烈对决。这场比赛在西安的国际足球中心盛大举行,吸引了众多球迷的目光。
比赛开始前,西安国际体育中心的草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看上去十分高级,满眼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让球迷对草皮的“表面质量”大加赞赏。然而,比赛一旦开始,草皮的“内在质量”却暴露无遗,令人大跌眼镜。
球场上,皮球在草皮上的滚动轨迹显得很不自然。这是因为草皮的质量并不理想,使得球员在攻防转换时受到很大的影响。更让人惊讶的是,比赛进行没多久,草皮上就出现了多个大坑,看上去如同沼泽地。球员的钉鞋踩上去后,一抬脚就是一个泥坑,这样的场景让人们对这场比赛的质量产生了质疑。
许多记者和媒体人对西安场地的草皮提出了质疑。媒体人丁旭在赛后表示,对于这样的运动轨迹他感到十分困惑,而德转管理员朱艺则疑惑地问道,这场地不是新的吗?草皮咋一踩一个坑?记者马德兴则直言不讳地指出,外表好看并无实际用处,踢球关键在于草皮的质量。
央视记者王涛透露了有关西安主场草皮的更多内幕。他表示,这片草坪是从美国进口的适应北方气候的高羊毛冬季草,本应质量上乘。然而,由于西安连日的高温之后紧接着是连日的阴雨,导致场地湿软不堪。球员的长钉鞋一发力就容易翻起草皮,这无疑对球员的突破和传球都产生了不良影响。据他所说,西安接下来的几天还将有雨,这样的天气对场地的恢复极为不利。
此外,记者陈永也认为连续的阴雨天气对草皮的影响极大。他表示,连续五天的降雨已经让草皮有些不堪重负。同时,他还指出国内专业球场的通风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样的天气和场地条件下,球员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比赛。
总的来说,这场比赛的场地条件无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表面看似完美的草皮到实际使用中的问题频出,这一切都提醒着我们,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仅需要华丽的外观,更需要在细节上下足功夫,确保参赛者和观众的安全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