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队败笔,胜在流量密码
在7月20日这个夜晚,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战火再次燃烧,第七轮的较量在常州队与徐州队之间展开。这场被球迷戏称为“苏南小透明”与“苏北劲旅”的较量,最终以常州队的0∶2失利告终。尽管赛场上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常州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却异常亮眼。
在足球场上,常州队虽然未能取得进球,但他们的魔性营销和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却赢得了无数关注。七轮比赛下来,常州队一直未能进球,积分垫底,稳坐“十三妹”的位置。然而这并没有阻碍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的创意活动和高涨的观众热情来吸引眼球。在面对徐州队的比赛中,尽管最终失利,但现场40253名观众的热情却达到了顶点,不断呼喊着“进一球”的口号。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常州的话题热度飙升。话题#常州笔画保卫战#的阅读量破亿,网友们设计出各种有趣的表情包和互动游戏。线下,常州文旅部门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热度,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他们针对徐州球迷推出了“五免三减半”政策,包括免费游览景点、免费乘坐特色交通工具、免费体验新能源助力车等,同时还为住宿、餐饮、购物等消费提供了优惠。这一政策迅速引发了热烈讨论,吸引了大量徐州球迷组团来到常州观赛。
这场赛事不仅在观赛人数上创造了流量效应,更拉动了多业态的消费增长。据统计,在第七轮比赛期间,常州恐龙园周边的酒店入住率同比激增了300%,银丝面馆的单日营业额也突破了10万元。此外,还有东北街边的烧烤店推出了“苏超球迷套餐”,日均售出500份。这样的场景充分展示了常州以足球为纽带,构建了从门票到住宿的完整消费闭环,将赛场流量成功转化为文旅增量。
这样的创新并非一时的灵感闪现,而是常州多年来深耕文旅产业的成果。从打造中华恐龙园等景点开始,常州就以IP化思维运营城市,将单一景点升级为城市文化符号。恐龙主题的地铁和新能源助力车等元素让城市更具特色和辨识度。这种将城市文化与体育赛事融合的能力使得常州赢得了“最会玩IP的苏南城市”的称号。
苏超联赛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90分钟的赛场角逐。当13支城市代表队在绿茵场上激烈拼杀时,场下的城市也在通过足球这一支点撬动文旅、产业、投资的全面升级。苏超的商业价值正在快速释放,赞助商数量不断增加,覆盖了多个领域。同时,苏超还衍生出了“赛事+产业”的新模式,吸引了各地的高管和投资者前来观赛并实地考察合作机会。
江苏多地也将苏超纳入经济发展核心议程。无锡、徐州、南京等地都提出了以苏超为契机推动文旅、商体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常州更是出台了《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足球与文旅、教育等深度绑定,通过校园足球的普及和专业队伍的建设来夯实足球人才基础。
业内专家认为,苏超的成功源于其高质量的赛事观赏性、与地方特色的深度融合以及线上线下整合城市资源的策略。未来,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将成为主流趋势之一,城市将更注重赛事与地方文化的结合来打造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和体验空间。
这场苏超联赛不仅是一场竞技舞台上的较量更是城市品牌塑造和经济转型的超级入口展现了体育赛事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